
能源日讯[3996期]2025-09-11
-
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
2025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城市下降0.3%,农村下降0.6%;食品价格下降4.3%,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下降1.0%,服务价格上涨0.6%。1—8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
-
直流特高压送豫电量超过5000亿千瓦时
截至9月2日,特高压天中直流、青豫直流工程已累计向河南电网输送电量超过5000亿千瓦时,达到500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9亿吨,为河南乃至华中地区电力供应保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
构皮滩水电站水资源利用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近日,记者从构皮滩水电站获悉,今年上半年,通过三维水流仿真模型和实时负荷智能分配系统,该水电站机组平均耗水率降至2.09立方米每千瓦时,显著低于国内行业均值3.0立方米每千瓦时及国际标准4.0立方米每千瓦时的要求,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675元/吨
本报告期(2025年9月3日至2025年9月9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75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分析认为,沿海煤炭消费需求进入季节性回落阶段,同时制约主产区货源释放的因素逐步解除,港口中转环节去库速度趋缓,市场需求低迷驱动价格延续弱势运行,本周期环渤海动力煤综合价格指数偏弱下行。
-
大秦铁路8月份运量同比增长3.03%
大秦铁路于9月8日披露生产经营数据。8月,公司核心经营资产大秦线完成货物运输量3230万吨,同比增长3.03%;日均运量104.19万吨。大秦线日均开行重车67.7列,其中日均开行2万吨列车48.5列。数据显示,1至8月,大秦线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25282万吨,同比减少0.63%。
-
我国最大煤制天然气基地外输管道干线工程开建
据国家管网集团消息,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干线工程9月9日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我国最大的煤制天然气生产基地外输管道,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互联互通,提升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据介绍,准东煤制气生产基地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煤炭预测储量3900亿吨,已探明储量2531亿吨,具有发展煤制天然气产业的资源禀赋,已落实煤制天然气产能60亿立方米/年。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规划全长780公里,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包括1条干线2条支线,年设计输气能力60亿立方米,预计2026年底建成。
-
国际油价9月10日上涨
9月10日,国际油价上涨。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04美元,收于每桶63.67美元,涨幅为1.66%;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10美元,收于每桶67.49美元,涨幅为1.66%。
-
国内首个“本征无储能”离网制氢系统在鄂尔多斯市开工
国内首个“本征无储能”离网制氢系统——深能鄂托克旗5兆瓦离网光伏发电制氢工程及科技创新研发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开工。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离网制氢技术从实验室迈向大规模工程验证,为绿氢生产开辟新路径。
-
《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印发!
9月5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等16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内容指出,到2027年,基本建立覆盖原材料获取、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使用和废弃回收等环节的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符合国家要求、与国际规则衔接的广东省碳足迹核算技术规范,完成20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初步建立本地重点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和分级管理制度,广东碳标签管理更加规范,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方法与应用实现粤港澳互信互认,出口产品绿色竞争力不断提升。